8

新十大建設8》打造安全家園 加速老舊建物重建審議流程


國內建築物老舊程度有多嚴重?根據內政部2023年第四季統計,全台屋齡超過30年老屋近5百萬戶,占比高達53%;僅近十年來,老屋數量就增加140萬戶。全台22縣市平均屋齡約32年,尤以身為首都的台北市「輩分最高」,高達七成是垂垂老房,顯示全台人民都暴露在危老居住的風險中。

加速都市更新腳步,強化建築物的耐震力及整建,無疑是避免下一次大地震無謂重大災害最迫切需要的解方。2019年,小英政府完成「都更三法」修法,透過健全法制、設立專責機構帶頭推動,果真帶動停滯已久都更風氣。
全台老屋激增 占比超過5成
過去25年,全台都更案從個位數到年平均核定40案,直至近年平均核定更達80案。如果加上程序簡便的危老案,國內老屋重建已達4千5百多案,顯見政策推動打通了都市更新的任督兩脈,使得建案量能大幅成長。

台灣進入大都更時代,值得鼓舞。然而,面對近五百萬戶龐大老屋數量,核定案畢竟仍占少數,只是重建潮的滄海一粟,大有精進的空間。觀察現今國內都更面臨最大瓶頸,包括營造成本暴漲、都更審議過於冗長、專業人才不足等多重因素,其中營造成本高漲難解,造成地主、建商雙方條件談不攏頻傳破局,同時也導致營建工程難以如期完成。

如何全面加速危險老舊建物都更?綜觀業界與相關公會普遍見解,都認為可從整合、財務、程序及培育都更人才等面向著手。都更整合前期的「一坪換一坪」,現已成為推動都更的緊箍咒;因此,針對有必要立即重建的危險老屋,政府宜突破都更容獎上限之外,疊加防災都更容積獎勵,增加改建誘因。目前正在研議修法的《都市更新條例》第65條原容積認定範圍調整,業界敦促盡速修法。

由於都更危老重建需龐大重建資金挹注與支持,除民間融資系統外,政府應更積極設立「都更永續循環基金」,針對都更前中後期、不同階段提供多元資金支援服務。此外,過於冗長的都更審議程序也為人詬病。根據統計,都更平均審議逐年拉長,2010年前平均每案1.6年,2011年至2015年拉長至2.8年,2016年至去年底每案核定平均4.7年。反觀,日本審議都更案很少超過半年,因此再精進簡化審議程序,也是業界對政府寄予厚望。

設立永續基金 簡化審議程序
面對龐大數量的老屋,不難想像都市更新需求激增,培育永續都更人才也是當務之急。現今不論地方政府或民間皆出現人才短缺的問題,以台北市來說,基層人員面對業務量龐大、背負訴訟壓力,導致人才流動率高,對此應建立留才獎勵機制。另一方面,都更涉及跨領域專業整合,像是都更規畫、建築、估價、地政等領域,如何連結教育體系向下扎根作育人才,長期朝向專業證照化,仍有賴新政府建立制度、編列預算推一把。加速國內都市更新,從起飛期邁向蓬勃成長期,盡早打造宜居兼具抗災韌性的安全之島。

訊息來源:https://www.wealth.com.tw
top